肝炎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海巴斯德所取得丙型肝炎病毒预防性疫苗研 [复制链接]

1#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在丙型肝炎病*疫苗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AtrivalentHCVvaccineelicitsbroadandsynergisticpolyclonalantibodyresponseinmiceandrhesusmonkey”(丙型肝炎病*三价亚单位疫苗在小鼠及恒河猴体内诱导广谱且协同性抗体反应)于11月2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Gut(年影响因子16.6)在线发表。该项工作主要由钟劲和*忠课题组共同合作完成,并得到了巴斯德所周东明研究员,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孙强研究员的协助支持。


  丙型肝炎病*(HCV)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目前全球大约有1亿8千万HCV感染病例,分布遍及全球大部分地区,并具有一定的基因型地区分布特征。目前新一代抗病*药物可有效治愈HCV感染,但仍存在费用高昂,耐药性突变以及对于晚期患者发生肝硬化肝癌进程无法控制等不足,预防性疫苗对于丙肝疫情的控制仍然非常重要。HCV按照基因型划分主要分为7个基因型及众多亚型,由于基因高度变异导致其基因型及亚型的序列之间差别高达近30%左右,疫苗的研发难度很高。


  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博士研究生王雪松、颜雨在钟劲和*忠研究员的共同指导下,在之前建立的1b基因型Con1株可溶性包膜蛋白E2(sE2)亚单位疫苗的基础上,根据全球基因型流行情况以及该单价苗诱导的中和抗体谱,制备了包含流行覆盖率和感染人数较多的1a基因型H77株、3a基因型S52株及1b基因型Con1株的sE2的三价亚单位疫苗。与三种单价疫苗相比,这种三价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出更高效价的广谱性中和抗体。研究发现三价苗中不同单体sE2组分诱导的多种中和抗体对于Con1(1b基因型),JFH1(2a基因型),PR63cc(2a基因型)及S52(3a基因型)四株病*具有较好的协同中和效应。研究还对三价苗在恒河猴中的免疫效果进行了研究,发现三价苗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诱导的广谱中和抗体的效价和均一性均显著优于单价苗。此外三价苗在恒河猴体内诱导出HCV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这些研究结果表明sE2三价亚单位疫苗具有产量高,单体组分间没有发现优势表位的竞争干扰,以及能诱导协同效应的广谱性中和抗体等优势,为未来多价苗的研发及疫苗产业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和中科院“丙肝疫苗研发的免疫学研究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的支持。近年来巴斯德所钟劲课题组和*忠课题组联手在丙肝疫苗研发中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先后在JournalofVirology,JournalofInfectiousDiseases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其研发HCV亚单位疫苗具有产量高、易纯化、免疫原性良好、诱导的中和抗体涵盖的病*基因型广等特点,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小鼠抗血清针对7种基因型HCVcc的中和效果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文章链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