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点风 http://www.xjkqzjw.com/m/▲持箫仗剑走天涯一览世外繁华▲
2月2日,从中国武汉返回峇淡岛机场的印尼学生下机之后,全身被喷洒消*剂,之后送往纳土纳群岛一个*事基地隔离14天(图源:路透社)
文章来源:联合早报
作者:沈泽玮
图片、视频来源:网络
编辑:江上波
冠状病*疾病(COVID-19)两个月来袭击全球多个地区,世界第四人口大国印度尼西亚至今安然无恙,截至昨晚仍“零确诊病例”。印尼保持的“良好纪录”令人刮目相看。这个拥有逾2.6亿人口、每年吸引逾万中国游客的千岛之国,如何将冠状病*挡于门外?
冠状病*疾病(COVID-19)去年底在中国武汉暴发,两个月来袭击全球多个地区,世界第四人口大国印度尼西亚至今安然无恙,截至昨晚仍“零确诊病例”。
美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研究院一份研究报告上周指出,如果按武汉的离境国际航班频率估算,每天从武汉飞往印尼的乘客平均人,按理印尼应该有一至10名冠病确诊病例。对于印尼至今没有病例报告,上述研究报告的评估是:“可能存在未被察觉的病例”。
对于外界的质疑,印尼卫生部长德拉宛本周二(11日)斩钉截铁回应:“没隐瞒什么。”
据法新社报道,德拉宛怒批美国人的报告“是一种羞辱”。他说:“他们可以感到疑惑,但事实就是如此,零确诊病例。”
中国安徽省5日上报了一起确诊病例,病患曾到过武汉和巴厘岛。
据《雅加达邮报》,这个病患在1月22日——武汉封城前一天,从武汉飞往峇厘岛度假。在岛上玩的七天里,他都没出现任何症状。1月28日,他飞回上海,再从上海返回安徽淮南家中后出现症状。2月5日,他确诊患病,至今仍不确定是在武汉还是峇厘岛染病。
这个消息如平地一声雷,划破印尼的平静,但“零病例”神话似乎没破灭的迹象。
印尼卫生部疾病管制及预防局秘书长艾玛德周四(13日)出面回应,那名中国病患可能是从峇厘岛飞到上海之后染病的。艾玛德称,巴厘岛至今无确诊病例,当地环境“不足以让人染病”。
即使那名中国病患真的是在巴厘岛染病,印尼保持的“良好纪录”也足以令人刮目相看。这个拥有逾2.6亿人口、每年吸引逾万中国游客的千岛之国,如何将冠状病*挡于门外?
综合各媒体报道推测分析,有四个可能原因:
一、印尼的冠状病*检测不到位;
二、印尼高温气候可杀死病*;
三、印尼人少吃生肉和野味;
四、印尼人抗病*的免疫力较强。
截至本周四,印尼官方称已检测77人,71人证实未染病,六人检验结果未出炉。对于外界质疑印尼不具备检测病*能力,德拉宛强调:“我们都有检测试剂盒,都是经鉴定合格的。”
艾玛德也说,印尼依照世界卫生组织(简称世卫)标准,以两阶段方式筛检冠病病*,快速测试的方式与澳大利亚及新加坡的做法相同。
艾玛德还说,印尼有三个机构负责冠状病*的检疫,包括卫生部国家健康卫生研究院的医药研究中心、泗水爱尔朗加大学的热带疾病研究中心以及艾克曼生物医药研究院,都有获得世卫认证的生物研究实验室。
不验就没病?
尽管设备都到位,印尼官方因为费用太贵,所以不对从湖北武汉撤离的名学生进行筛检。这种悠悠然的“佛系”抗疫做法引起外界担忧:是不是因为没验,所以没病?
印尼本月2日将学生从武汉接回国,在他们身上喷洒消*剂后,送到纳土纳群岛隔离14天。
据亚洲新闻台报道,印尼卫生部高级官员温德拉6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他们都健康”,而且标准操作程序没规定要对每个人进行筛检。
温德拉还说,检测花费昂贵,每人至少要测两次,所以只有当被隔离者身体不适时才检测。“这不表示我们不会做(筛查),该做的时候我们会做。”
高温杀病*?
假设官方该做的都做了,那印尼零确证病例的一个可能原因是——高温气候。
印尼时代网(Tempo)报道引述呼吸内科专家埃琳娜说,“病*在高温会被杀死,一旦接触到空气和高温就无法生存”。印尼日惹加查玛达大学的兽医系教授瓦斯图也说,冠状病*在印尼无法存活太久,因病*会接触到高温和太阳。
不过,世卫至今并未证实高温可杀死冠状病*的说法,而同是高温气候,怎么解释印尼的邻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有确诊病例?
答案可能藏在每天与城市人为伴的冷气机。
印尼在3年沙斯战役中只出现两个疑似病例。对此,年香港大学一份报告指出,印尼的高温和潮湿气候可能是沙斯病*无法大规模传播的主因,而新加坡和香港惨遭沙斯病*肆虐,可能是因为这两地民众大量使用冷气机,低温给病*提供了传播途径。
印尼人习惯吃煮熟的食物
如果不相信疫情跟天候及冷气机有关,那埃琳娜医生给出另一原因——饮食习惯。她认为,印尼人吃得比较简单,“跟中国或其他亚洲国家吃的食物可能包含携带病*的蛇和蝙蝠不同”。她还指出,印尼人习惯只吃煮熟的食物,病*最容易在温度较低的生肉滋生,“如果暴露在高温中,病*将死亡”。
不过,说印尼人完全不吃野味也不准确。
印尼*府为加强防疫而下令北苏拉威西省的托莫洪市野味市场停售蝙蝠、蛇等野生动物,但当地的蝙蝠餐照样大卖,食客络绎不绝(图源:法新社)
《雅加达邮报》报道指出,印尼有不少人喜爱Paniki(炖蝙蝠)这款菜式,用蝙蝠肉加入椰奶与姜*粉等香料烹调,而且在冠病疫情波及全球多国之后,这道菜在北苏拉威西省托莫洪市(Tomohon)仍大受欢迎。
世卫本月11日发布的报告称,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冠状病*和在蝙蝠中传播的冠状病*之间存在联系,更具体地说,是与在蝙蝠亚种菊头蝠(Phinolophusbat)中传播的冠状病*有关。
跟种族免疫力有关?
如果觉得上述原因不具说服力,可以参考印尼卫生部防范与控制传染病总司长阿农的说法——可能与种族有关。
阿农说,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断定为何印尼至今仍未有冠病确证病例,但他初步认为,“每个人对抗冠状病*的免疫力不同,不同种族(ethnicity)的免疫力也不相同。”
阿农没进一步说明细节。如果与种族有关,那是不是基因的问题?
从检测不到位到种族免疫力差异,各种关于印尼零病例的解释都有,但仍无权威性答案。
与此同时,世卫顾问隆尼尼警告,世界三分之二人口最终可能会染病,比目前官方统计的约6万人多出数十亿。隆尼尼的模型是基于数据显示,每个感染者通常会将疾病传给另外两到三个人。
人口大国印尼的零确诊奇迹还能保持多久?对小市民而言,没办法顾虑那么多,有没有人染病都好,日子照样过。
据一名经常往返新加坡和印尼的雅加达市民说,“大多数人对印尼零病例应会疑惑,但也只能静观其变“,整体气氛并不紧张。
但一名雅加达记者告诉《联合早报》:“一般人没质疑*府‘零病例’的说法,除N95口罩大卖外,超市里没人疯狂抢购东西。”
印尼前副总统:病*或已入侵国门
不过,印尼红十字会总主席、前副总统尢索卡拉不排除冠病病*可能已入侵印尼,只是印尼人病倒之后都不知道自己染病。
印尼红十字会总主席、前副总统尢索卡拉说,印尼可能已有人感染了,但以为只是发烧或骨痛热症(图源:互联网)
《纽约时报》引述尢索卡拉说:“新加坡管得很严,但病*还是进去了。印尼可能已有人被感染,但他们以为只是一般发烧或骨痛热症。”
印尼人口分布于多个大小岛屿,尢索卡拉担心疫情一旦爆发,偏远地区的应对能力不足,因为偏远地区主要靠社区保健中心提供医疗服务,而这些保健中心通常资金不足。
尢索卡拉说:“我们有很多港口城市,它们有不同的应对能力。医院可检验病*,但在弗洛勒斯(Flores)的社区保健中心或苏拉威西呢?它们的能力肯定有限。”
根据世卫年的一份报告,按国际标准,印尼的卫生医疗系统资金和设备都不足,医生、护士和接生妇也不够。
不过,世卫驻印尼代表帕拉尼萨兰打气说,印尼已竭尽所能做好应付疫情的准备了,包括设立预警系统以及各处所医院可充当救治中心,可有效防疫及救治病患。
至今印尼*府采取的防疫措施包括,暂停中国公民入境免签及落地签,禁止14天内曾赴中国的旅客转机或入境,并自本月5日起暂停印尼往返中国大陆的所有航班。
巴厘岛会成为疫情隐患吗?
巴厘岛是中国游客钟爱的旅游点之一,在航班停飞令发出之前,大批中国游客已趁春节假期涌进峇厘岛。《雅加达邮报》上周引述中国驻登巴萨总领事苟皓东说,估计有约中国人还在岛上。
虽然中国派出专机要把国民载回武汉,但只有60多人响应回国,其余全部选择留在巴厘岛,当地*府也承诺为中国游客延长逗留签证。
面戴口罩的中国游客2月8日抵达峇厘岛登巴萨国际机场(图源:法新社)
近人在峇厘岛趴趴走,这会不会成为疫情隐患之一?
对在岛上经营小旅馆的老板娘雅尼来说,人多不是问题。她告诉《联合早报》:“有游客来才是好事啊。”
雅尼说,岛上情况如常,到机场接客人的时候也只看到零星几个人戴口罩,大部分是东南亚游客,“可能大家没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