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介绍一些有关肝炎防治方面的知识:
一、病*性肝炎是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类肝炎,传染性强。引起肝炎的病*主要有甲、乙、丙、丁、戊五型。甲型和戊型肝炎病*通过肠道传染,病*污染水源或食物后可形成大流行,不过不会发展为慢性,也不会引起肝硬化,并且患病后有终身免疫力。乙、丙、丁型病*性肝炎均通过血液传播,少数也可因密切接触病人的唾液、精液、乳汁等感染,如夫妻之间、母婴之间的相互传染。乙、丙型肝炎可转为慢性,并可能演变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1、甲型肝炎:主要是经由受污染的饮食和生水等途径而感染,冬春季多见,可造成大流行,但甲型肝炎患者不转为慢性肝炎或肝炎病*携带状态。在流行地区多见于6个月龄后幼儿,随着年龄增长,易感性逐渐下降,所以甲型肝炎在成人中较少见。接种疫苗后可获得免疫效果。
2、乙型肝炎: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HBV)引起的主要通过母婴、血液、性接触传播,其他如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乙肝携带者大多是通过母婴传播或幼年被传染,而直接成为慢性肝炎或病*携带者。其他途径被传染的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约有十分之一的几率转为慢性肝炎或乙肝病*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很难彻底治愈,但未被感染前可注射乙肝疫苗得到预防。
1、丙型肝炎:传播途径与乙肝相同,但更容易转为慢性、肝硬化、肝癌,且没有预防疫苗。近年受感染人口有上升趋势,因此,丙型肝炎同样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2、丁型肝炎:丁型肝炎病*只有在存在乙肝病*的个体中才能传播,因此正常人中不会得丁型肝炎。只有乙型肝炎患者或乙肝病*携带者才有可能感染丁型肝炎病*。乙型肝炎伴有丁型肝炎时常使病情加重。
3、戊型肝炎:传播途径与甲肝相似,但四季散发,且感染对象以中年、老年、及孕妇为主。主要预防措施仍然是食品餐具卫生,消灭苍蝇、臭虫等传播媒介。
二、药物性肝损害顾名思义,此型肝炎与药物有关。药物引起的肝损害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药物的*性作用,如多种抗癌药可能直接或间接损伤肝细胞。另一种与病人的特异性体质有关,也就是说,某一类人用某种药后会发生肝损害,发生率较低,但无法预测。有青霉素过敏、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体质的病人应慎用或避免使用磺胺、对氨基水杨酸等药物,以免发生肝损害。
三、病*性肝炎的预防
1、疫苗是预防乙肝的首选,国家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为主的控制策略。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安全、有效措施。
2、甲肝和戊肝病*主要是经消化道传播,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可预防甲肝和戊肝病*感染。甲肝疫苗已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甲肝疫苗可有效预防甲肝。
3、切断传播途径,预防丙型肝炎,丙肝目前虽然无法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但是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切断其传播途径,丙肝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四、健康教育
我国*府重视肝炎的防治工作,将病*性肝炎作为四个重大传染病之一,不断加强病*性肝炎防治力度。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制定防治策略采取综合措施。控制病*性肝炎的流行与传播。
防治肝炎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我国病性肝炎流行广泛,感染者多,防治难度大,防治病*性肝炎关系千家万户的利益。
1、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接触不会传播乙肝和丙肝病*。乙肝和丙肝病*不会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日常生活不会传播乙肝和丙肝病*,与乙肝和丙肝感染者共同生活、工作、学习不会感染。
2、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的配偶及时注射乙肝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措施,建议乙肝病*感染者的配偶最好在婚前注射乙疫苗。
了解更多健康知识,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