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普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8dz)
专家支持/首都医科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谢雯
近半数癌症可预防
国家癌症中心专家近期发表论文指出,年,中国20岁及以上成年人中有人因癌症死亡,其中45.2%的人其实可以通过改变潜在致癌风险而预防癌症的发生。
癌症的影响因素包括环境、生活方式和感染等。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减少环境风险因素的暴露进行一级预防,可以减少近一半(45.2%)癌症的发生。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估计了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成年人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导致的癌症死亡比例。共分析了23种危险因素,可以划分为5大类:
行为因素(4种)
吸烟、二手烟、饮酒、缺乏锻炼
饮食因素(7种)
摄入不足:水果、蔬菜、膳食纤维、钙;摄入过多:红肉、加工肉类制品、腌菜
代谢因素(2种)
体重超标、糖尿病
环境因素(2种)
PM2.5污染、紫外线辐射
感染因素(8种)
1种细菌:幽门螺杆菌;
6种病*:乙型肝炎病*(HBV)、丙型肝炎病*(HCV)、人乳头状瘤病*(HPV)、EB病*(EBV)、人类免疫缺陷病*(HIV)、人类疱疹病*8型(HHV-8);
1种寄生虫: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在这23种危险因素中,对男性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吸烟、乙型肝炎病*感染、水果摄入不足、饮酒及PM2.5污染;对女性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水果摄入不足、乙型肝炎病*感染、吸烟(尤其是二手烟)、体重超标和HPV感染。
01
从上面的分析可见,无论男女,将近一半的癌症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而进行有效的预防!
01
抗病*治疗:阻止乙肝进展为肝癌的有效措施
中国目前约有万人感染乙肝病*,其中多万是需要治疗的乙肝患者。如果对乙肝病*“听之任之”,任其“自由发展”,10%~20%的慢性乙肝患者将进展至肝硬化;如果此时还“无作为”,5%~20%的肝硬化患者会进展为肝癌。
大量研究发现,乙肝病*是疾病进展的始作俑者。它通过不断的自我复制对肝脏造成持续危害,导致慢性乙型肝炎病*感染者向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等恶性方向发展。
在有效的抗病*治疗药物上市之前,医学界对于抗病*治疗是否能预防和阻断肝硬化、肝癌的疾病进展心存疑虑,未有定论。因此,当年拉米夫定上市后,开展了一次多中心、前瞻性的临床试验——研究,全球共有41个中心、名早期肝硬化患者参与了这次临床研究。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它3年研究的成果,证实通过拉米夫定治疗3年可以使疾病进展减少55%、肝癌发生减少51%。
通过研究,全球的医生认识到,对于慢性乙型肝炎这样一个慢性进展性疾病,通过有效的抗病*治疗,可以延缓疾病进展,而且可以降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
在拉米夫定开启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治疗后,现在推荐的一线抗病*治疗药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及替诺福韦艾拉酚胺、聚乙二醇干扰素等。
从此以后,抗病*治疗奠定了其在乙肝治疗领域的关键地位,也证实乙型肝炎病*感染导致的肝癌可以通过有效的预防感染及抗病*治疗,从而得到有效的预防!
患了脂肪肝怎么办?看一本书就够了!想要购书的读者,可以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