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惊蛰节气,百病齐发一定要艾灸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效果最好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

惊蛰,是“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中医认为,惊蛰这天“雷鸣蛰醒、万物复苏”,动物开始苏醒,植物开始生发,人的身体也处在阳气生发,清浊激荡的关键时刻,养好惊蛰到春分这十几天,比吃什么补药效果都好!《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养生,防治宿疾

中医认为,“春三月,此谓发陈”。

“发陈”主要有两层含义:一者生机勃勃,新的生命新的开始,推陈出新;二者宿疾易发。所以这段时间应该做好养生工作,千万要注意病*感染、细菌感染的流行性疾病。

做好流行性疾病的预防工作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同时也是各种病*和细菌活跃的季节,流行性疾病多发,如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疱疹、甲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所以,在这一节气中,应该做好流行性疾病的预防工作。

“烟熏火燎”,防流感!

惊蛰的到来,标志着阳气真正意义上的开始升发,大地回春的同时,也容易引发百病。惊蛰,平地一声雷,蛰伏在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全都应声而起,四处散播细菌、病*!“烟熏火燎”,防流感,惊蛰带来的温暖,正给了病*最好的滋生环境,这也是为什么流感在惊蛰容易爆发。而对抗流感,自古以来都是靠艾草。

1.烟熏

古人在惊蛰当天,就有用艾烟熏室的习惯,为的是杀虫灭菌,防病养生,而经过了一个个时代的检验,这确实是一个防流感的好办法。艾烟里蕴含的精油物质本身就有药效,不仅可以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还可以净化空气去除异味,皮肤少量吸收可以活血化瘀消炎去肿,因此不要完全排斥艾烟!当然,也不能刻意的、大量的吸入艾烟,毕竟人的肺有其排异性,吸惯了氧气的肺,突然间大量吸入艾烟肯定是会出问题的。

2.火燎

有一句话叫做: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意思是说,在人体阳气强盛的时候,自愈力会被激发,这种情况下,病邪不易侵入人体,就算是病*进来了,也会第一时间被免疫系统给消灭。所以,防治流感,还可以从补阳气、扶正气、提高免疫力入手。艾草是在中药中少有的能通十二条经络的药物,所以古人经过千年的摸索,最终将艾草定为施灸的主要原料。并且,艾条燃烧后产生的短波辐射,能够给人体补充阳气,激活自愈力。主灸穴位:大椎穴、肺俞穴、神阙穴、足三里穴。这四个穴位,是这段时期的保健要穴,多灸可预防流感。阴虚火旺的人要少灸胸腹的穴位,多灸下肢的穴位。

疏导肝气,防情志失控!

在春季,尤其是惊蛰时令前后,人的情绪容易失控,这是因为肝气的疏泄与情志的调节常常互相影响,主要在于两方面:

1、肝火旺盛:

肝气太盛,容易妄动肝火,容易暴怒,而一旦肝火上头,易引发头晕、目眩、中风。

可艾灸下焦的穴位引火下行:期门穴、太冲穴、涌泉穴。

2、肝郁气滞:气候变换之时,内分泌易失调,再加上此时肝气正旺盛,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疏导,肝气就会郁结。而肝气不舒,情志不调,容易引起情绪压抑、抑郁症。可艾灸肝经上的穴位给予疏导:肝俞穴、中脘穴、气海穴、足三里穴、行间穴、太冲穴。可以按压行间、太冲穴、涌泉、肾俞等疏肝益肾的穴位。这些穴位组合具有疏肝理气,补益肾气的作用,可以预防季节性的过敏疾病以及肝炎等春季易发流行病,对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头痛、高血压等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春季也是各种与肝有关系的疾病高发期,比如女性的乳腺癌、甲状腺结节等。

艾灸血海穴,排出皮肤垃圾

惊蛰时节,皮肤的毛孔逐渐增强开合,将油脂和湿气排出。如果阳气不足,毛孔堵塞加上过敏源的增加,青春痘、毛囊炎和红疹等皮肤病就会大面积爆发。

艾灸血海穴,可起到抗敏活血,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排出皮肤深层垃圾的作用,还您白皙红润的健康肌肤。

疏通经络,防“暗伤复发”!

春季阳气真正的开始升发,而身体阳气一旦充足,就会自动冲击潜藏了在身体里的暗伤。所以惊蛰艾灸是非常有必要的,给体内阳气加一把火,一鼓作气把潜藏的暗伤给治好!而所谓的“暗伤”:指的是以前各种跌打损伤留下的后遗症。惊蛰时令昼夜温差开始拉大,咋暖还寒之下,本来就受过损伤的经络,则更加容易淤堵,而“不通则痛”,经络不通就会出现疼痛。故而春季容易暗伤复发,包括如果有灸友最近肩颈疼痛,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防治暗伤复发主要从活气血、通经络入手,因为“通则不痛”,经络通了就不会痛了。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短红外辐射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能更好地穿透穴位,将能量送至经络,以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驱寒除湿的作用。艾灸穴位:阿是穴(痛点病灶部位)、大椎穴、命门穴。扶正祛邪,防皮肤病!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医认为,瘙痒之症属风,春风一吹,各种皮肤病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头,如:湿疹、荨麻疹、带状疱、春季疹瘙痒症等等。而艾草是祛痒高手,凡是皮肤病都可用艾灸。艾灸不仅可以起到消炎、杀菌消*的作用,并且艾灸热力深透局部,可促进局部气血运行,抑制渗出,提高免疫,达到扶正祛邪之目的,对于大多数皮肤病有非常好的预防和治疗的作用。艾灸治疗皮肤病:首要取穴就是阿是穴(病患部位),哪里痒就灸哪里,哪里皮肤有问题灸哪里,并且是要以阿是穴为主,其他穴位为辅,坚持艾灸的话,一般是都会有可观的效果。其它取穴:曲池穴、血海穴、合谷穴、三阴交穴曲池穴为大肠经的合穴,大肠经多气多血,具有较强的活血和通调大肠腑气的作用,而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腑气一通,则肺的生理功能自然恢复正常。血海穴属于脾经,具有活血理脾的作用,而脾土生肺金,脾旺则肺气足,皮肤健康。

合谷穴为大肠经原穴,属阳主表,宣泄气中之热,升清降浊,疏风散表,宣通气血之功。流汗多或者不流汗都要找它。

阿是穴就是患处,这是治疗皮肤病的主灸位置。

三阴交,交是交汇的意思,有三条“阴”的经脉,交汇在一起,相交于三阴交穴的这3条经脉非常重要,都是属阴的,在下肢部位分别是肝、脾、肾(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肝管人体的气机,疏泻的功能,脾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的源头,肾称它为先天之本,藏于先天的经气,主人体的生长发育,骨骼强壮等等功能,先天后天都有了,身体的气机也有了,所以肝脾肾三者放在一起,关系很大。

以上这组穴位具有”养血润燥、祛风止痒“的强大功效。当然不同的皮肤病还要结合相关的症状。

注意:艾灸时应避风;应凝神静气,避免烧灼感,注意体会温热感向腹内深透,能达到腰骶透热为好;艾灸时艾条烧过的灰烬尽量保留在艾条上不要去掉,有灰之火温热力微,为文火为补,无灰之火灼热力猛,为武火为泻,如果温补养生,应用温火,但要注意艾灰脱落烧伤皮肤。艾灸前后不宜寒凉,如冷水洗漱、洗澡、外出吹风、进食生冷之物等。

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