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发生了由于血液透析引起的丙型肝炎感染爆发,截至2月24日,经会诊,初步确认丙肝病*感染者26名。经专家组初步调查分析,此次感染是由于重复用透析器、少数医务人员违反操作规程,消*隔离措施采取不严格等而导致的一起院内感染事件。而近几年,丙肝引起的院内感染暴发事件已有数起,丙肝主要是由于血液传播引起,此类事件的发生为我们敲响警钟,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特别是透析室工作更应该举一反三,认真学习,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科主任吴冬冬、护士长*霞组织血透室全体医护人员集中学习,杜绝此类事件发生。为此特将学习心得与防控措施总结如下:
丙型肝炎是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丙型肝炎病*(HCV)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HCV主要经血液传播,由于抗-HCV存在窗口期、抗-HCV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及少数感染者不产生抗-HCV,因此,无法完全筛出HCV阳性者,输血和血液透析以及交叉感染是感染HCV主要原因。
血液透析是以血透机为主体建立体外血液循环,使患者的血液与透析液之间进行物质运转,从而达到清除*素与水分的治疗目的。血液透析作为一种体外循环治疗,对环境、治疗的操作、预防感染的监控措施都有严格的要求,如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常常存在着免疫功能受损,是感染的高发人群。鉴于血液透析治疗方式的特殊要求,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出现。血液透析中心从领导到医护人员非常重视,为此,进一步强化落实消*隔离制度。加强组织管理,落实各项消*隔离制度。
1、加强手卫生医务人员进入清洁区应当穿工作服、换工作鞋,接触病人或任何透析设备之前之后用洗手液及肥皂水洗手,操作病人或接触透析室内可能被污染的任何表面时都应该戴一次性手套,对不同病人进行操作,必须更换手套,离开透析室时应该摘下手套,医生和护士对病人进行有创性诊断或治疗操作时,应当戴口罩及无菌手套。2、每次透析结束,对地面、桌面及透析机外部等所有潜在污染的表面进行清洁擦拭。如果没有明显的污染区域,则应用低浓度消*剂擦拭干净,明显被血液或液体污染的表面应用含有至少mg/L的含氯剂擦拭。要严格执行透析机的消*操作。3、加强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储存及登记,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制度》的执行。
4、严格执行无菌制度,深静脉插管、静脉穿刺、注射用物抽血、处理血标本、处理插管及通路部位、处理伤口。5、分区分机制度,甲乙丙丁肝炎严格隔离。
以上是日常工作中需要严格遵守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学习,严格规范操作流程,重点突出,主要针对病人管路做到一人一用一消*,坚持做细菌培养,做到各环节有监督、指导,每一名护士都有消*隔离常识,日常工作要严格把关,这既是对患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所以,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下透析室护士消*隔离,以促进工作更好开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