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哪些中药会引起药物性肝炎 [复制链接]

1#
肺癌当咳嗽治,25岁女不幸身亡16个癌 http://www.bwjzm.com/hlzn/12661.html

01

什么是甲肝?

甲型肝炎病*属于小核糖核酸肠道病*科,是肠道病*,同时又是嗜肝病*,可以侵犯肝脏。甲肝是甲型病*性肝炎的简称,是由甲型肝炎病*感染引起的急性的、具有传染性的肝脏疾病。

甲肝会传染吗?

甲肝是一种以消化道传播(粪-口传播)。甲肝患者的粪便中含有甲型肝炎病*颗粒,被甲肝患者的粪便所污染的食物、水源及餐具,如果未经过严格地消*处理,健康人进食或使用以后,可能引起甲型肝炎发病或流行。一般情况下,甲肝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主要引起散发性发病,比如幼儿园、学校、部队等人口集中的单位表现为散发病例高发,而食物与水源污染,比如水生贝类受到污染,则可能会引起甲肝的爆发性流行。

会传染吗?

甲肝

甲肝的主要症状

甲肝通常是急性感染,一般不会慢性化,所以甲肝感染以后,表现的也是一个肝炎综合征,症状从轻到重。一般会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厌油腻、精神表现差,大多数病人如果有明显的肝炎,会出现饮食上的改变、右上腹不适、肝区疼痛,皮肤*染等症状。如果*疸比较明显,除了皮肤*染,也会出现眼睛*、尿*现象。重度可发生急性肝衰竭。

甲肝

甲肝怎么治疗?

甲肝通常并不强调特殊的抗病*治疗或者特殊的药物治疗,它不会转成慢性的肝炎。所以对于甲型病*性肝炎感染以后,需要注意:

1、甲肝属于消化道传播疾病,应及时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2、绝对卧床,充分休息,有助于肝细胞快速恢复;

3、给予辅助治疗,如果转氨酶升高可以给予保肝药物治疗,如果是胆红素增高,这个时候要给予退*治疗。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注意不要感冒,不要发生第二次的应激;

4、一旦发生到急性肝衰竭的时候,可以给予替代治疗,另外如果肝功能发生急剧减退,并且肝功能已经完全没有恢复的可能,可以进行人工肝的治疗。

甲肝的预防

甲肝可治可防,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对于预防甲肝非常重要。饭前便后洗手、不在非正规的小摊进食、不饮用生水、水产品保证制熟后食用。

仅依靠生活习惯干预,很难完全杜绝甲肝病*的感染。预防甲肝最有效的方法是甲肝疫苗注射,通过注射甲肝疫苗可以达到长久的免疫效果,保护作用可达到20年以上。

投稿:公共卫生临床科闫润涛/李俊利

整编:公共卫生临床科潘静雯

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2#

在我国民间,流传着不少药酒偏方,大家有事没事都泡点药酒喝喝,于是不少居民在家自制药酒服用,而这些自制的药酒有可能是不安全的。如出现服用自制的药酒出现脸色蜡*、浑身乏力等就需要立即停服。若出现皮肤和眼睛呈*色就比较凶险了。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细胞*性损害或肝脏对药物及代谢产物的免疫过敏反应所致的疾病。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目前的药物性肝损伤年发病率达23.8/人。一般慢性肝病体征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等,而如果影像学检查没有门脉高压征象可是转氨酶短期内升高,化验显示肝细胞损伤,转氨酶高,碱性磷酸酶高,胆红素增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维生素K反应差,这些就可以判断为急性肝损伤。

若患者平时身体健康,没有化学*物接触史,排除病*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病,假如检查后出现肝功能异常,就可以考虑小剂量服用药物造成的肝功能损害。近年天然药物导致的肝损伤近年时有发生,大家常认为中草药都是无*无害,可以放心长时间食用。而有些天然药物大家又不会鉴别真伪,即使是正品其中的成分也是极其复杂,随意服用有可能会出现药物性肝损伤。

以下中草药有:

雷公藤、千里光、苍耳子、何首乌、菊三七、艾叶、蓖麻子、一叶秋、油桐子、黑面叶、相思子、望江南子、野百合、鱼藤、合欢皮、猪屎豆、苦楝子、苦楝皮、贯众、钩吻、及己、*药子、藤*、大风子、常山、薄荷、棉花子、喜树、马桑叶、冬青叶、地榆、麻*、大白屈菜、金不换、鼠李糖、番泻叶、芫花、萱草根、丁香、天花粉等。

在使用时应注意用量和服用的时间,应按照药典要求服用,重视炮制品的合理使用如煎药内服时应服用炒艾叶而尽量不要服用生艾叶,切记要中病即止,以防产生不必要的人体作用,进而影响到肝肾功能。是药三分*,中药亦不可置身事外。中药就是一些花花草草,老祖宗吃了几千年了可以放心吃,这种说法比较常见而中药没有*副作用的观点是不严谨的。

按药学来说,《神农本草经》是按安全性进行药物分类的,分上、中、下三品。上品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久服不伤人,如人参、甘草、地*;中品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有*,斟酌其宜,如当归、*连、*芩;下品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不可久服,如大*、乌头。

按中医临床来说,与药物本身的*性相比中医更强调药物的偏性。病人机体会偏颇,而中药具有偏性,以中药的偏性来纠正机体出现的偏颇,这就是以偏纠偏。强调对证用药,对证就是这种纠偏的方向正确。同时强调随证停药,证候改变或者消失了治疗方案就要变化。

因此,对于以上几十种中药来说,必须炮制精确,临床上注意该吃时吃该停时停,不对证坚决不吃,这样才能保证最小的风险,从而获得最大的疗效。

本文为中国药店原创/整理,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亲,中国药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