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很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就是由于感染了乙肝病毒而引起的。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就是通过血液、性接触或母婴传播。
如果是被检查出来了乙肝这个病,那么可能会影响到参加工作前的入职体检。对于得了“大三阳”或“小三阳”的夫妻,生下来的孩子也可被感染乙肝病毒。因此,乙肝也是被不少人重视的一种传染病。
那么,如果经常在外面吃饭容易得乙肝吗?
实际上,对于经常去外面吃饭的人,一般来说并不容易被感染乙肝病毒。因为这并不属于乙肝的三种主要传播途径。只要不是乙肝患者刚用过餐的餐具没有被清洗就直接再次给下个客人使用,那就一般不会存在说有体液传播的可能。
再者,乙型肝炎并不是消化道的传染性疾病。如果是担心通过体液传播,那也要看外在皮肤有无破损,或者胃粘膜有无破损,又或者说有没有口腔内的溃疡这些。
我们来看下乙肝的主要传染途径有哪些吧?
乙肝又叫作乙型肝炎,主要的传播途径在开头也提到过。一个是血液传播,其次是性接触传播,再者就是母婴垂直传播。乙肝的血液传播主要是通过接受了患有乙肝的患者的输血,又或者是皮肤有破损后又沾到了乙肝患者的血液之后,才有可能发生传染。
其次,乙肝可通过性接触传播。和一些性传播疾病一样,主要是通过性活动,病毒通过男方的精液或者女性的阴道分泌物而进行传播。通常来说,乙肝病毒在人体外的正常条件下可以存活7天左右。如果说男女双方的口腔内有伤口,则可以通过唾液传播。
再者,乙肝病毒也可以通过母体进行垂直式的传播给宝宝。在母亲分娩时,比如是顺产,就可以通过产道进行传播。但目前可以通过干预阻断病毒来降低大约90%的胎儿传染率。
做好2点,预防乙肝不是问题
1、接种乙肝疫苗
一般来说,很多人都是在刚出生时就已经接种了乙肝疫苗。如果是小时候没有按时接种,在成年后也可以补种。第二针在第一针接种后间隔一个月,总共为3针,按照“0,1,6”的顺序进行。
对于刚出生的婴儿,在按疗程接种完乙肝疫苗后,一般可以达到长达20年的一个病毒保护期,当然也有可能获得终身免疫。
2、禁止高危行为
所谓高危行为,也就是指的是有存在比如不带套或滥交这些行为的,或者是同性等,这样就比较容易“中招”。
对于存在不正常的滥交行为,不仅容易通过性接触传染乙肝病毒,还可加大被传染其他性传播疾病的风险。
因此,要预防乙肝,就要做到疫苗的早期接种,另外在生活中避免和高风险人群的接触,少吃外卖,少去外面人流很大的场所。因为这些人群都存在不确定性,可能会有潜在的病毒携带者。对于乙肝这个病的预后,只要是做到早期接种疫苗,一般来说后面被感染的几率就会降低很大了。
但由于每个人身体对病毒的反应不同,大约有90%的感染者能在六个月内依靠自身免疫力痊愈,同时清除掉体内的病毒。但剩下的10%就可变为慢性肝炎患者或者成为病毒携带者,自己不发病,但可传播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