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经常有患者问癌症会传染吗?平时在家里吃饭是否需要单独区分碗筷,接触癌症病人的时候需要佩戴口罩吗?
癌症会传染吗?这是一个看似简单但其实不那么简单的问题。
所谓癌症传染,有两种情况:第一是癌细胞本身从一个患者传播到另一个患者;第二是导致癌症的病毒或者细菌传染。
那么这两种癌症的传染方式都真实存在吗?
癌细胞本身会传染吗?
这种担心一点都不新鲜,在18世纪的欧洲,很多人就担心癌症会传染,荷兰医生路斯坦尼(ZacutusLusitani)和杜尔(NicholasTulp)顺应大众潮流提出了癌症是传染病的理论,虽然几乎没有科学证据支持,但得到了很多原本已经很恐慌的群众的支持。
舆论压力直接导致了年法医院被迫从城市搬到了鸟不拉屎的郊区,癌症患者都像传染患者一样被隔离。
现在社会上对转基因的争论,像极了当年关于癌症传染的争论。
在理论上,癌症细胞极难传染,原因有二:
1、癌细胞非常脆弱
和大家想象的不同,癌细胞一旦离开原始体内环境是非常脆弱的。癌细胞从一个人身体中跑出来到另一个人身上,有点像唐僧自己去取经,路上有八十一难,一个差池就小命不保。
2、强大的免疫系统
人的免疫系统非常强大,擅长消灭各种外来物,外来癌细胞长相奇特,即使有命来,也没命呆,瞬间就会被识别并且清除,想造成新癌症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理论如此,事实也是如此。经过多年的研究,除去前面提到的病毒、细菌引起的间接传染,迄今报道过的人类癌细胞可以直接传染的案例凤毛麟角,且都没有被严格证实。
因此现在科学界的普遍共识是:癌细胞不会在人和人之间传染。
细菌或病毒可以导致癌症
第二种情况比较好理解,因为我们都知道很多细菌和病毒是可以传染的,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结核杆菌、梅毒螺旋体等,都是可以通过一些途径在人和人之间传染。
虽然并没有任何一种细菌或者病毒感染会%导致癌症,但至少已知有可以传染的细菌、病毒能促使某种癌症发生,因此从某种程度上,你可以说这四种癌症是可以「传染」的。
1、幽门螺杆菌:大家都知道,胃是人体消化器官,通过胃酸分泌能将食物充分消化变成食糜。而正因胃酸的强大,细菌、微生物很难在胃内存活。不过,有一种特殊的微生物却能躲过胃酸并在胃内大量繁殖,它就是幽门螺杆菌,这种病菌被世卫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在慢性胃病的基础上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期患癌率也会有所增长;
2、Hpv: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宫颈癌疫苗”,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正确,该疫苗的学名为“hpv疫苗”。Hpv在临床上已经发现了多种亚型,根据感染后严重程度不同,分为高危和低危两大类。持续感染高危hpv,特别是16型、18型,正是诱发宫颈癌的危险因素;
3、乙型肝炎病毒:临床上之所以有夫妻共同患肝癌的案例,与病毒性肝炎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最为危险的一种就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我国全部的肝癌患者中,有近80%都是慢性乙肝或乙肝病毒感染者。这是因为病情控制不佳,会导致肝脏长期处于炎性环境中、肝细胞反复受损、免疫力下降,逐渐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后期癌变率也会有所增长;
4、Eb病毒:该病毒普遍存在于人体,通常情况下会和人体和平共处。但大数据表明,eb病毒和鼻咽癌之间有密切的关联,虽然感染者未必会患癌,但鼻咽癌患者则一定感染了该病毒。不仅如此,有大量研究表明,eb病毒还与肠癌、头颈部癌、淋巴癌之间有密切关联。
总的来说,癌症本身并不是传染病,病毒、生活环境、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才是幕后凶手。想要避免癌症找上自己,首先要做的就是正确认识癌症、定期体检。一旦发现病毒感染、慢性病,应按照医生建议进行治疗,以免给癌症留下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