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肝病大国,其中患有乙肝的人群数量也极为庞大,加之乙肝又属于一种传染病,暂无彻底消除乙肝病毒的方法等等的原因,使得大家对乙肝的的看法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乙肝就是肝发炎了,吃点药就好了”,有人则说“乙肝可是个传染病,别说患者了,就是携带者也得离他远远的。”还有的人觉得“乙肝无法彻底消除,得了就等于慢慢等死。”然而这些说法都正确吗?其实不然,甚至有的说法根本就是错误的,是个谣言。但谣言说得多了,总有人信,不少人都深受其害。
小周就是受害者之一,小周今年20,正在读大二,是一个非常淳朴老实的女孩子。因为日常生活中身体没有任何不适,所以也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生病了。去年学校组织献血的时候,小周被查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医院做了详细的检查。“乙肝两对半”提示乙肝大三阳,且乙肝病毒量非常高,好在肝功能、肝脏彩超、甲胎蛋白都是正常的,最终综合各项检查确诊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其实小周的这个情况,只要定期复查即可,但确诊后的小周,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加之周围的人在得知小周是乙肝病的携带者之后对她态度的转变,令小周在情绪崩溃的同时下定决心要将病毒量降下去。小周通过网络得知降病毒量,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因此开始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在服药的一个月里小周虽然没有出现不适,但听妈妈和长辈说:“药吃多了,对肝不好,还会耐药。”于是小周在未经医生指导的情况下,擅自把药停了。停药期间,小周由于无法忍受老师和同学们的目光,办理了休学,从此紧闭房门,不愿再和外界接触。
半年后复查时,小周的肝功能虽然正常,但病毒量依旧维持着较高的水平,与第一次检查的病毒量相当。这回小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听从了我的建议,再次将抗病毒的药吃上,吃了三个月抗病毒药物的小周再来复查时,乙肝病毒量水平明显下降。
关于乙肝常见的误区有:
1、不可与乙肝患者日常
很多家中有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庭庭怕传染,吃饭时与表面抗原阳性的家庭成员分开吃,甚至很多人从小就被这样对待,性格也因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其实乙肝病毒传播主要是通过血液和体液接触,感染途径多为垂直传播(婴儿出生时母婴传播)、不安全的注射与输血、性接触等。吃饭和正常的社交是不会传染乙肝的。
2、女性不能生育宝宝
乙肝传染的主要途径就是母婴传播,因此很多孕龄的女性乙肝患者既想怀孕又不敢怀孕,怕传染给孩子。但现在的医疗技术已经能很好的做到母婴阻断。需要注意的是慢性乙肝的育龄女性,最好在抗病毒治疗得到良好效果后再进行孕育计划。而乙肝病毒携带的育龄女性可以随时怀孕,但要加强随访。
3、保肝药多多益善
很多病人在得知患有乙肝或携带乙肝病毒后,就开始盲目食用护肝片,但对于乙肝患者而言,肝脏承受力比较弱,大量药物代谢反而可能会进一步损伤肝脏,因此乙肝患者更要谨慎用药,不可滥用,需遵循医生制定用药量,避免自行选择一些护肝保健品。
4、乙肝是不治之症
由于目前还没有彻底消除乙肝病毒的方法,因此许多乙肝患者在得知自己感染上乙肝病毒后,郁郁寡欢,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事实上,90%—95%的急性感染者是可以被治愈的。而乙肝病毒携带者,最终发展成慢性肝炎的只有极少数。所以乙肝患者要积极进行治疗,保持心情愉悦。
对于患者来说,保持乐观心态,正确看待乙肝,不盲目听信各路信息,积极治疗,遵从医嘱是治疗乙肝的良方;对于身边有乙肝患者的朋友们,多了解乙肝知识,不要因为自己的无知对他们造成伤害。